某小学的一个班级里,近来频频出现学生因肚子疼、头疼等身体不适而请假的现象。起初,老师以为只是偶然的健康问题,但随着请假人数逐渐增多,且不少学生返校后学习状态不佳,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学习进度,这让老师意识到事情并非表面那么简单。
经过深入观察与思考,老师决定开展一场特别的班级活动。这天,教室里气氛格外活跃,老师拿出一面小鼓,开始组织大家玩击鼓传花的游戏。随着鼓声响起,彩色的花球在孩子们手中快速传递,鼓点戛然而止时,拿到花球的孩子便要站起来,大胆说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。有的孩子说:“上课总是忍不住打瞌睡,听着听着就走神了。”还有的孩子苦恼道:“数学应用题太难了,我怎么也理解不了解题思路。”更有孩子小声嘀咕:“我不敢在课堂上举手发言,害怕说错被同学笑话。”
游戏结束后,老师让孩子们把这些困难详细地写在纸上,折好放进盒子里。紧接着,采用抓阄的方式,让每个孩子随机抽取一张纸条,尝试为纸条上的问题想出解决办法。孩子们瞬间化身“小智囊团”,眉头紧锁,认真思考,教室里满是此起彼伏的讨论声。
不一会儿,各种奇思妙想的解决方案诞生了。针对犯困的问题,有孩子提议:“困了就站起来听课,这样能让自己快速清醒。”还有人补充:“喝一口凉水,也能刺激一下神经,让自己精神起来。”对于害怕发言的同学,大家鼓励道:“可以先在小组内和熟悉的同学分享想法,慢慢积累自信。”而面对难解的数学应用题,孩子们则建议:“把题目中的关键信息画出来,一步一步分析,还可以多做类似的练习题。”
保定心理咨询张兰欣老师:这些看似简单的解决方法,却闪烁着孩子们独特的智慧光芒,充分展现出他们对学习的积极态度和强烈的主动性。通过这次活动,孩子们不仅加深了彼此的理解,学会了互帮互助,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收获了成长。班级里因“不舒服”请假的现象越来越少,取而代之的是浓厚的学习氛围和孩子们积极向上的笑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