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考前及时和同学、老师、家长沟通,是控制情绪波动的好方法。这期间要保持充足的睡眠,适当慢跑、散步,做一些轻微的有氧运动,促进血液循环,使自己心情愉悦,摆脱焦虑,以充沛的精力和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高考。
心理疏导的方法
首先,理解孩子的压力,现在孩子的压力就是大家都盯着他高考,压力太大了,建议尽量降低孩子对高考的期望值,这样一来,心理压力少了,反而有惊喜。
当孩子压力很大,烦躁不安的时候,可以明确的说,有压力是正常的。每个人都有,但是没有压力是不正常的。既然是正常的,就没必要把它当成老虎,尽量缓解它的烦躁。
其次,父母要经常陪伴。我知道很多孩子住校,但我也知道很多孩子的家长选择放弃住校,每天陪在孩子身边,根据孩子不同的忍耐力,家长可以自己选择,同时,孩子一到家,热腾腾的饭菜一定要做好,全家人可以开开心心的吃一顿。
吃饭的时候可以聊轻松的话题。当然,你也不必刻意回避高考,试着创造一个轻松的氛围。即使父母很焦虑,你在孩子面前绝对保持微笑和放松也没关系。
第三,劳逸结合。不管你有多忙,时间有多少,你都必须劳逸结合,我的做法是每天晚上锻炼半小时左右,比如跑步。拥有强健的身体素质有利于保证良好的心理素质。同时,再锻炼的时候,可以和孩子聊聊天,聊一些轻松的话题。
第四,着眼当下。孩子是可以理解的,也是理智的,她也尽力做到了,就是专注当下,做好眼前的事,从来不去想高考。小考还不错,但是大考的问题其实是因为孩子考试的时候想太多问题了。告诉孩子,学习就是学习,不要想着高考;考试的时候一个题接着一个题,脑子只专注在题上,从来不去想高考。
心理辅导建议
自我减压
降低高考前的心理预期。高考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,不是全部。考生要以平常心对待考试,充分发挥自己现有的水平。在此基础上,如果他们能出一场超常发挥就更好了。如果把高考复习和考试当成挑战,会刺激自己很快进入状态;把它当成一种锻炼,你就会以平和的心态投入其中;把它看作一个机会,你会以积极的态度去迎接它。
积极暗示
积极的暗示可以坚定自己的信心,消除忧虑。考生应在高考前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积极的暗示和自我鼓励。良好的自我心理暗示可以驱散忧郁,克服怯懦,恢复自信,激发兴奋,把自己的心态和情绪调整到最佳的心理状态。